上传作品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名家访谈>用相机观察世界,用影像“回到现场”,用情感“触摸历史”,用画面魅力感染人——影像纪实摄影师王杰

用相机观察世界,用影像“回到现场”,用情感“触摸历史”,用画面魅力感染人——影像纪实摄影师王杰

作者: 新时代摄影网
发布时间: 2021-02-07
浏览量: 956

本刊记者:贺娜


image.png

摄影师 王杰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闵行区文联副主席、上海市闵行区摄影家协会主席、原上海市报业集团新闻晨报摄影部主任。


Q:王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繁忙间隙里接受我们的专访,半个世纪以来,您坚持不懈的关注广大平民生活,把镜头对准中国时代变迁中国普通民众的时光岁月和历史沧桑。扶今追昔,是什么缘由驱使你后来选择“为老百姓拍照”并将这一摄影理念作为毕生创作追求的?

A:艺术的创作启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落点在百姓中,这是一条永不破的艺术创作真谛。

摄影的特性具有客观性、真实性、记录性和艺术性,所以摄影创作只有客观地记录社会的变迁、真实地反映人民生活的变化、艺术性的表现手法,成为时代的烙印,才有摄影的自身作品的价值和社会的意义。

时代赋予摄影人更多的社会义务和历史的责任。必须以时代为背景,深入生活,感悟百姓生活,将镜头对准平常百姓生活,才能创作出鲜活、生动的优秀摄影作品,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影像。摄影作品一旦脱离社会、脱离百姓生活的创作出的“作品”也是苍白无力,昙花一现。

Q:面对一个时代独特的境遇,影像的力量究竟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面对席卷全球的疫情,无数摄影人以其担当的正义。目击的镜头深入到人类生存的每一处空间,您拍摄的10米多长的《海上抗疫图》与《清明上河图》----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独一无二的。能否帮我们介绍一下当时拍摄的背景?

A:《海上抗疫图》是在2020年初发生新冠疫情时,正当人们谈冠色变纷纷躲在家中“避难”时,我和朋友们拿着相机在城市各角落,拍摄记录上海在抗击疫情的方方面面,有火车站援鄂队出发、城市道口检查、社区联防联控、上海公共卫生疾控中心(集中治疗新冠患者)、机场入境管理等重要的防疫新冠场所。亲眼目睹上海市人民抗击疫情的感人场景,面对拍摄的大量作品,萌发将多组图片编辑在一个平面,能够一目了然展示上海抗击疫情的场景。《清明上河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于是,通过编排组合制作了10米长卷《海上抗疫图》的抗击疫情的长卷,展示上海人们抗击疫情的场景,弘扬了“舍小家、为大家”奋起阻击疫情的大无畏精神。

疫情来临,摄影人应该拿起相机用影像记录这段令人难忘的时刻,成为记录社会的作品和若干年后的档案资料。这是历史赋予摄影人的职责,也是摄影人的使命。


image.png

image.png

Q:我们都知道您的《海上抗疫图》以其酣畅淋漓的“笔墨”,让人们有种“回到现场”去“触摸历史”,带领我们又一次感受到影像的另一层高度。人物关系处理,沟通方式选取,场面场景设计等方面,能详细解读一下这幅作品吗?

A:《海上抗疫图》编排分为几大部分:从疫情爆发、一个人的城市、新婚别、逆行者出发、城市道口防疫、社区联防联控、患者出院、复工复产、机场闭柜、勇士归来、恢复生活和防疫常态等部分。将不同阶段的人物和场景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并邀请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题字书写标题,符合人们视觉艺术和阅读心理。

在制作中,采用中国传统的宣纸作为影像展示的载体,通过托裱装裱成长卷,更好的展示《海上抗疫图》影像,形成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image.png《海上抗疫图》(原图10米长卷)


2020年初,正当人们迎接传统的新春佳节,用手机发送鼠年祝语,祝愿亲朋好友们新年好运。然而,一场突如袭来的“新型冠状肺炎”令人们措手不及,病毒犹如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四处蔓延,侵蚀人们健康的体魄,被感染人数急聚攀升,并且,病毒正在向四处蔓延,人民生命危在担忧。此时,疫情重灾区的城市被迫封锁,道路封闭,外出人员被隔离止,一切娱乐活动停止。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召唤。在危机时刻,白衣天使们挺身而出勇敢地冲向一线,他们来不及告慰父老乡亲、来不及亲吻妻儿,无畏出征“逆行而上”奔赴往抗击疫情的第一线,阻击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全国一级防备措施,入城道口加强防疫检查。志愿者们身穿防护服、手拿测温“枪”加入防范行列,逢车必查,人人检测。城市道路小区门口加强防疫安检重点,外来人员登记成为重大“监护”对象。各基层组织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成立疫情防控体系,街道小区责任到人,做到“宣传家喻户晓、排查精准到人、监测各家隔离、村口份分兵把守、情况每日一报”,系列的措施快、准、稳,有条不紊,唯愿在众多社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尽早战胜疫情。
在那悲壮时代、在那生离死别时刻、在那奉献抗疫场,展现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灾难的决心和信心,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真情和实感, 没有不可逾越的寒冬,没有不可战胜的病魔,乌云永远遮蔽不了太阳,疫情挡不住春天的来临。

敬畏自然,守护生命,众志成城,共抗疫情! 矢志不渝,用双手托举起希望和美好。

《抗疫图》将摄影与绘画和书法相结合以集锦的长卷形式,叙述在抗击疫情中所发生场景串联组合,用每一个瞬间的画面连接,来记录上海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人。

谨以《抗疫图》向抗击疫情的英雄致敬、向抗疫白衣天使致敬!


点评:酣畅淋漓的《海上抗疫图》
林路/文


面对一个时代独特的境遇,影像的力量究竟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王杰的《海上抗疫图》,以其酣畅淋漓的“笔墨”,铺开了新时代的“清明上河图”长卷。

面对席卷全球的疫情,无数摄影人以其担当的正义,以其目击的镜头,深入到人类生存的每一处空间,记录了人们面对疫情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生存困境,以及奋力抗争的勇气和信心。然而,仅仅简单记录是远远不够的,表象的真实难以维系纷繁复杂的世俗万象背后的万千缘由。因此,王杰借助当代摄影驾轻就熟的技法,将表象的真实融合成散点透视结构的生命长卷,远远近近之间,深深浅浅之外,将人性的魅力凸显在镜头之外,人心深处,将抗疫时代的风云一时间尽收囊中,留存于后世。如同当年的“清明上河图”,弥足珍贵。

当年长五米多的“清明上河图”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成为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绝妙写照——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回看王杰的《海上抗疫图》,其尺幅和气势绝不逊色于当年。至少从形式的表现力上看,也足以匹敌。

这让我想起了画家吴冠中30多年前在一次研讨会上说过的话:“我们这些美术手艺人,我们工作的主要方面是形式,我们的苦难也在形式之中。不是说不要思想,不要内容,不要意境;我们的思想、内容、意境……是结合在自己形式的骨髓之中的,是随着形式的诞生而诞生的,也随着形式的被破坏而消失……”80年代“形式美”的讨论曾经让人们开始重视艺术语言本体,使艺术家们意识到,在现实主义以外还有其他的许多东西,有些本来就潜在于人的内心里,现在可以激发出来了。王杰的《海上抗疫图》就是一次源自内心被激发的艺术创造,而非简单的纪实所能达到的高度。

熟知摄影史的朋友也许知道,美国著名女摄影家阿博特在提到杰克·伦敦时,曾经引入了倾向文学的主题:现实主义聚焦于“真实人物”,“充满”“愿望和信念”,而这些愿望和信念既属于人物,也属于作者本人。她认为,摄影师的客观状态“不是机器的客观性能(objectivity),而是明智的人类的客观性质(objectiveness),其核心带有个人选择之谜”。这样的个人选择之谜,就是希望将摄影师的认知介入到日常的客观之中,从而将客观的真实上升到更高的层面。或者说,现实主义远不是对先前存在的事实的中立呈现,它或许包含某种重要的形式策略。诚如阿博特所见,“(对于摄影师来说)第二个挑战是把秩序强加于所见之物,提供视觉语境和知识框架——对于我来说,这就是摄影艺术。”正是在这样一层意义上,王杰的《海上抗疫图》所带来的摄影“审美因素”,与他的纪实或者现实主义目的并不矛盾。也诚如约翰·塔格所言,这足以让我们相信 “现实主义”的“内在”特征的复杂性。我们必须和往常一样,看到现实主义在意义层面上,被界定为复杂构建过程的结果。仅仅将表征与其之前的“现实”作比较,我们无法准确判定表征的现实主义特征。现实主义表征的实现不是以任何直接或者简单的方式,与表征“之前”呈现给我们的东西构成一致。相反,这是一个复杂过程的产物,而这个过程涉及对确定的表征手段积极的、有选择的利用。

这样一来,王杰的《海上抗疫图》借助了传统纪实摄影所不敢逾越的表现手法,让整个视觉语言的展开,有点飘逸,有点迷离,然而却不乏生命情怀关照下的节奏跳跃。他并不拒绝偶然性的巧合所带来的视觉快感,也不放弃直面真实的评判甚至介入。但是随着长卷的缓缓展开,总是希望借助这些影像的力量,真正揭示抗疫时期的生命本质,从而在镜头后面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这样的长卷恰恰就是发散的感觉:不管是语言形式上,还是生活方式上。从语言形式上说,既有精确到细节的微观特写,也有夸张到极致的大写意笔触,更多的是虚实之间的衔接感。从生活方式上看,形形色色的生活状态回环往复,就像是意识流小说不拘泥起承转合的信手拈来,却深藏着摄影家对生活的复杂感受。也许王杰的本意,就是试图“回到现场”去“触摸历史”。这个“现场”,既是抗疫时代无数人在人生舞台上的登场,包括观众为自己营造的虚拟现场。而所谓的“触摸历史”,就是王杰借助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包括利用一切可以挖掘的细节,重建可以“触摸”的历史,并且进一步通过影像的力量,钩沉思想。

也许不管是虚也好,实也罢,这样一些被摄影家看上去随手拈来的视觉语言,实际上积淀了许多人生的经验历程。一旦当这些视觉的重构完成了“重建现场”的功能之后,或者说在“重构”的整个过程中,就已经完成了其间的历史使命。所以,当你仔细阅读这幅长卷,并且借助自己对生活的经验模式反复揣摩之后,就会发现每一处画面都将以其个性化的性格搭建起属于自己的一片空间,让你读出许多人生的甜酸苦辣。

正如本雅明的一段话所说:“过去的真正形象,只是在瞬间闪烁而现。我们能把过去当作仅限于一次稍纵即逝的形象来把握。如果错过了可能认识它的一瞬间,就什么都完了。……因为,面对着过去的一次性形象的是现在;只要现在不能够自觉到这一点,那么,过去的形象就很容易消失于现在的每一瞬间。”王杰的视觉语言其实就在邀请我们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完成一次穿梭,这是一个出色的视觉影像制造者对观者充分信赖的信心所在,文化的传承也就有了落脚点,生命的激情也许就有了可以酣畅淋漓释放的出口!


Q:大家都知道您在纪实摄影和主题摄影的表现手法上有独特的见解,您也专门开设的有讲座课程,方便给我们分享一下这些核心要素吗?

A:摄影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主题摄影(专题)是我比较喜欢的摄影表现手法,具有表达的纪实性、完整性、故事性和艺术性。它体现摄影者对题材的把控、拍摄技巧、场景的运用、图片的编辑和文字的写作等,展示摄影人在艺术创作中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在人人都拿着相机、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如何创作出具有艺术性和时代的摄影作品,如何通过相机观察社会,用镜头记录人民生活,用画面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是对摄影人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一个艺术家创作的标准。

Q:您多次被邀请参加摄影讲座,还有文化交流活动,您认为文化交流对摄影创作艺术水平和社会价值的提升有何意义?

A:学习交流是摄影人提高创作水平的毕竟之路,没有交流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只能是固守自封。讲座和交流是提高摄影人的创作观念和扩展创视野。与此同时,讲演者也是一次自我学习和与听众交流和互动的机会,也是再次升华的契机。

Q:作为资深老前辈,您对今天的青年一代摄影师有何建议?

A:摄影人决不能做相机奴隶,要做相机的主人,摄影创作不简单的用手按动快门,要用脑、动情地创作。愿青年人在大时代,创作出更佳精彩的大作品,让自己的摄影作品留得下、记得住、传得了,真正留下摄影人的精彩足迹。


image.png

《战上海》系列----作战图

image.png

《战上海》系列----黎明出发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
标题:《战上海》(场景再现)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70年前,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以排山倒海之势强渡过长江,占领南京国民党总统府,上海解放已是指日可待。

在解放上海前夕,解放军在丹阳集训提出解放上海战役犹如在“瓷器店里打老鼠”,既要消灭盘踞上海的国民党顽敌,又要保护上海城市建筑和确保老百姓的正常生活的战略。5月23日,第三野战军分兵二路向盘踞上海的国民党汤恩伯顽敌发起总攻,经过数天的激战打垮了被称为钢筋堡垒,以脆骨拉朽之势全歼国民党残兵败将。

5月27日,广播电台播发上海解放的消息,永安大厦升起第一面红旗,上海终于回到人们的怀抱。当市民们打开家门走上街头惊奇地发现经过一夜激战,解放军进城后并没有扰民却合衣躺在最繁华的南京路街头休息,体现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


战争已远去,记忆却永存。模拟解放军战士(兵人)攻打上海战役的场景,从横渡长江、机场争夺战、月浦战役、炸碉堡、进攻四行仓库、挺进苏州河、占领炮台、清剿残兵、欢庆胜利等画面历历在目,再现上海解放战役令人难忘的瞬间。 


记者手记:
在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作为摄影人必须创作只得纪念的摄影作品。为此,翻阅70年前上海解放战争的大量图片资料,受启发以上海解放战役的场景为版本,采用场景再现的摄影表现手法,用军事爱好者比较的“兵人”为模特,通过网络定制10套解放战争时期装备的“兵人”模型,根据老照片战争形态进行再次摄影创作,解放军黎明出发、横渡长江、机场争夺战、战士之死、炸碉堡、月浦激战、进攻四行仓库、挺进苏州河、占领吴淞炮台、躺在南京路,城区清剿残兵和欢庆胜利等画面,再现70年前的上海解放的战争场景。

感悟:

艺术的表现手法创作贵在创新。